安徽长丰:坚持“开门教育” 让群众的“需求清单”变“幸福账单”
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,安徽长丰县围绕中心工作,聚焦群众可感可及,以“开门教育”为抓手,坚持问需于民,问计于民,全力将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效。
县卫健委“沉浸式就医找堵点”,优化诊疗服务
挂号机前徘徊的老人、病房里焦急的家属、诊室外漫长的等待……这些都是就医场景中的“痛点”。县卫健委以此为“切入点”,站在“患者视角”,扎实开展“沉浸式体验就医流程”专项行动,安排调研组下沉一线,以普通患者身份,全程体验挂号、候诊、检查、取药等就医全流程,运用“角色互换”式调研,发现问题症结,打通就医中的“中阻梗”,让医疗服务更“懂”患者心。从门诊标识指引不清晰到住院部设施使用不便,从老年人就医“数字鸿沟”到医患沟通“最后一公里”,县卫健委已经组织深入9家医疗机构调研,梳理问题建议清单18项,推动立行立改12项,切实用“绣花功夫”织密群众健康网,让就医之路更温暖、更顺畅。
县公交集团以学习教育成果,温暖城乡出行路
“王师傅,这车真方便,低地板、低入口,虽然我腿脚不好,但上下车都不费劲。”张大爷坐在C116路公交车上,感慨不已。学习教育开展以来,县公交集团坚持以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为落脚点,积极打造C116路、521路“敬老爱老”主题线路,线路贯穿城乡核心生活区,串联医院、菜市场、养老院等老年人高频出行场景,让出行更舒心。首批车辆采用低地板、低入口车型,配备爱心软座、轮椅固定区和应急物品,让出行更放心。线路推出前,公交集团对驾驶员开展了安全驾驶、文明服务、职业道德等专项培训,进一步提升服务技能,让服务更暖心。
双凤经开区“一天书记”专治小区疑难杂症
学习教育开展以来,双凤经开区峰宁社区兴起了一场争当“书记”潮,有14人当了“一天书记”。峰宁社区主动扎根群众,坚持开门教育,创新设计“一天书记”项目,敞开大门让群众到小区当“一天书记”,让群众的智慧充分融入小区治理当中,使群众从“旁观者”转变为“参与者”。项目启动后,禧悦新城小区居民房少奇主动请缨,当了“一天书记”,并收集发现了机动车“难”下地下车库的问题,随后与物业公司面对面座谈协商,拿出解决方案并承诺解决时间。项目开展至今,社区累计收集群众诉求47条,解决了文明养犬、沙堆清理、增设充电桩等民生问题15件。
杜集镇“红色集市”驻村计划,让学习教育成果落地生根
“这理发服务真是送到我们心坎上了!不仅理发技术好,还不用我们跑远路,真是太方便了!”李大爷笑得合不拢嘴,对身旁的志愿者竖起了大拇指。为精准对接群众需求,杜集镇创新工作方法,通过网格走访、板凳议事、电话征集等多种方式,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建议,梳理形成涵盖6类共性需求的“红色服务需求清单”,推出了“红色理发”“红色医生”“红色车队”“红色水电”“红色修鞋”5项特色服务,制定“红色集市”驻村计划服务卡。截至目前,“红色集市”驻村计划已在试点社区开展集中服务5场次,惠及群众300余人次,解决实际问题35件。从灯泡更换到下水道疏通,从开展义诊活动到提供免费理发服务,一件件民生实事的落实,让群众看到了变化、得到了实惠。
一件件暖心事、一张张幸福脸,这都是长丰县开门教育的缩影。自学习教育开展以来,长丰县坚持“开门教育”,围绕抓好“访企入村”专题行动和“听意见解难题促发展”活动,切实发现并解决了895个群众反映的问题,形成了一批具有示范意义的作风建设成果,县水务局的“源头活水”润泽民心项目、下塘镇的“问题领办”机制、双凤经开区金宁社区的“宁家铺子”等等,长丰县各单位创新开展“开门教育”,探索出一批好经验、好做法,切实把群众的“需求清单”转变成了可感可及的“幸福账单”。
责任编辑:汪编辑
声明:
1、凡本网注明中国城乡观察网,所有自采资讯(含图片),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并注明来源。
2、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3、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,请在30日内进行。电话:4000123612
相关阅读
2025-06-23
2025-06-23
2025-06-23
2025-06-23
2025-06-23
热门推荐
阅读排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