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徽霍邱:多举措保春灌 绘就丰收画卷
乡村四月闲人少,才了蚕桑又插田。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是农业强县,耕地面积299.27万亩。其中,粮食生产全国先进,总产量保持全省第一。时下,该县各乡镇抢抓气温回升、土壤墒情适宜的有利时机,统筹调度水源、疏通灌溉渠道、推广节水技术,全力保障农田春灌插秧。田间地头,机声隆隆的农忙画卷正徐徐展开。
抓晴好天气 抢插秧
在该县临淮岗镇莫店村的千亩良田里,当地农户抓晴好天气,人力与机械“双线并进”,掀起水稻插秧热潮,田野间,处处呈现繁忙丰收的景象。
5月25日,临淮岗镇莫店村一农户家孩子乘着星期天帮家人下地插秧。
科学调水源 保春灌
针对春季降水偏少现状,该县石店镇提前启动水利设施“体检”,开启维修泵站、疏浚沟渠、清淤支渠等措施,确保灌溉水系“血脉畅通”。同时,依托灌区水资源,采取“轮灌+错峰”模式,优先保障水稻育秧田、蔬菜基地等重点区域用水,有效缓解旱情。
石店镇组织人员清淤,疏通沟渠。
“春灌是夏粮丰收的‘第一仗’,我镇正继续强化用水保障、技术指导,让‘望天田’变成‘高产田’!”石店镇相关负责人说,下一步将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,为乡村振兴注入“水动能”。
推广新技术 助高产
多年来,该县积极推广“一油(麦)一稻”的农业种植模式,为不错过农时,粮农们争分夺秒地投入到下一轮的农事准备中。在长集镇田间地头,部分农户在田间忙碌引水灌溉刚刚收获结束的油菜、麦茬田,清澈的水流缓缓地滋润着土地;有的则驾驶着拖拉机在田地里来回翻耕,拖拉机的轰鸣声仿佛是一首激昂的农事交响曲,翻起的泥土散发着清新的芳香,为即将栽插的水稻秧苗提供了肥沃的土壤。目前,长集镇万余亩油菜、2万亩小麦,已进入收割归仓的尾声。从各村麦油收割、脱籽、晾晒的数据统计,油菜籽平均亩产达到了130公斤、小麦平均亩产460公斤,收成明显好于往年,农户们丰收与播种同进行。
长集镇农户们在抢时春灌插秧。
该县各乡镇经济发展和农业农村服务中心组建的“春耕服务队”正深入田间地头“把脉问诊”,指导农户科学育秧、合理施肥。“秧盘要铺平、覆土不过寸,这样出苗齐、根系壮!”在育秧基地,农技员现场演示水稻“旱育稀植”技术,并举办技术培训及发放《春耕生产指南》宣传页,多举措发力,为全年粮食丰收筑牢根基。
责任编辑:汪编辑
声明:
1、凡本网注明中国城乡观察网,所有自采资讯(含图片),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并注明来源。
2、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3、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,请在30日内进行。电话:4000123612
下一篇:定远:飞雁归巢 兴业富民
相关阅读
2025-06-19
2025-06-12
2025-06-12
2025-06-12
2025-06-12
2025-06-11
热门推荐
阅读排行